2023山东时政试题,2021山东省考时政
2023-04-02 21:00:21来源:
2023山东省考时政热点
2023山东省考时政热点是考查内容涉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科技创新、数据安全、新业态、新能源汽车发展、短视频、数字经济、跨境电商交易、卡塔尔世界杯等一些比较新的大政时政热点。
今年行测、申论的考试时长、考试题量跟2022年“省考”保持一致,行测是1.5小时,共90道题,申论是2小时,共2道小题1篇大作文。
这些题目体现了“省考”更加注重对考生政治素养的考查。山东省情省况的考查也从不缺席,今年直接考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相关内容。题目所涉及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涵盖面也越来越广。考试内容上测查考生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申论考试内容:
申论A卷(针对省级机关和市级机关的职位)的写作题是以“脉动的力量”为主题,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大作文。申论B卷(针对省、市属基层单位和县级以下机关的职位)的写作题是以“常青之道,贵在自胜”为主题,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大作文。
结合材料来看,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需要把蕴藏在地方、企业、群众身上的个性化优势挖掘出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敢为人先、守正创新。可以说,本次“省考”申论B卷的主题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023年山东省考难吗
2023山东考不难。
和往年相比,山东依然保持着独立命题的特点,总题量与2022年保持一致,保持在90分钟90题,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常识判断部分涉及时政、法律、科技历史人文、省情等内容。其中科技历史人文部分考查题量最多,时政2道、法律2道、省情1道。
在考查内容上,题目内容总体体现政治站位鲜明,紧密结合热点的特征。侧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而言,题目考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时政热点文件。
除此以外还以时间排序的方式,考查了党史知识。紧密结合我国近期科技创举,考查了我国的科技成就。结合兔年这一时间节点,考查了和兔有关的人文历史常识。题目涉及内容广,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山东省考面试特点
1、山东省考公务员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认知与岗位匹配考查的比重非常大,一套题中甚至三道题目都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2、应急应变,人际关系交往、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现场模拟等题型也有所考查,但是直接考查的较少往往一道题中有多种要素交叉考查。
3、综合分析(新闻热点现象与哲理题目)除了传统新闻热点现象类题目,哲理类特别多,特别难,从哲理故事、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诗词等入手考察考生对工作、人生、社会、世界现在与未来的哲理性深度思考。
2023高考时政热点及知识点
其他信息:
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并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2022高考时政热点有哪些 内容梗概:北京冬奥会:赴冰雪之约,讲中国故事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北京,是历史上第一座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内容梗概:“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 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2022高考可以考的知识点 1.17年前,在“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年他已经67岁,为中国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今年,当新冠肺炎的疫情出现时,已经84岁高龄的他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他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的顶尖级专家钟南山。据此,我们学习钟南山,应该 ①学会文化选择,提倡奉献精神 ②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法治理念 ③勇于担当责任,树立正确价值观 ④立足社会实践,促进文化创新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2.17年前,在“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年他已经67岁,为中国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今年,当新冠肺炎的疫情出现时,已经84岁高龄的他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他就是我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的顶尖级专家钟南山。我们学习钟南山,应该 ①学会文化选择,提升文化自豪感 ②弘扬爱国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③勇于担当责任,树立正确价值观 ④立足社会实践,促进文化创新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并与之通过专家研讨和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了20多次技术交流,及时了中国有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等防控经验和方案。中国此举表明( ) 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②多边合作方式是全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选择 ③中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正在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充分利用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既快又准的作用,构建起全域“闭环式”疫情防控体系,实施平台化指挥、精准化预警、信息化办公、数字化服务,为战胜疫情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权。这一做法 ①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形成基层防控的合力 ②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提高自治规范化水平 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基层防控效能 ④保障公民基本民主权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阵地,也成为网络谣言的聚集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就出现了如童子尿可预防新冠病毒、香油滴鼻可预防病毒传播、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等谣言。关于这些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导致网络谣言传播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网民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不信谣不传谣,不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虚假疫情信息 ③新闻工作者对待谣言要坚持守土有责,推动多元价值社会实现统一 ④政府部门应积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网络谣言监测,即时进行舆情引导,弘扬主旋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6.2022年末我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84岁高龄的共产党员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第二天就出现在武汉疫情第一线。很多人称他为国士,这一点点都不为过,身为共产党员,他的行动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心系群众的优秀品质。从政治与法治角度看,钟南山院士受到人民爱戴,是因为他 ①信念坚定,敢于作为,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严守纪律,公正执法,传递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③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不忘初心,为民服务,坚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时政必背考点
2023年时政必背考点如下:
1、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2、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3、北斗三号,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双星定位到区域组网,再到覆盖全球,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经30多年探索实践,三代北斗人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建设发展之路。
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为世界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全球民众共享更优质的时空精准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
4、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5、上海浦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2023国考时政每日积累:12月12日时政热点
关键词: